网上下载的图片怎么样放大清晰
为什么相机里的相片放大后不清楚?
为什么相机里的相片放大后不清楚?
如果你用的是RAW格式拍的,相机上的回放并不是你的RAW格式照片,而是嵌在里面的一张分辨率小很多的JPG格式的照片,自然就不清楚了,只有在电脑上解出源文件才清晰。如果你是RAW JPG格式的话,回放的就是JPG了,会比RAW得清晰多了。
怎样做到放大、再放大,仍然拍摄到清晰的人像摄影?有什么技巧可传授?
怎样做到放大、再放大,仍然拍摄到清晰的人像摄影?有什么技巧可传授?
要让数码照片也就是“电子照片”放大、再放大,还是能够清晰、再清晰?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要说能做到,也只是程度有限和一定意义上的结果。这一点不可能与过去的胶片拍摄同日而语。
我们追求的目标,最多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清晰,在一定放大范围内的“还”清晰。
第一、照片的大小主要是有“底片”的像素和分辨率决定的。这些理论上的原理和术语,我们可以不必理会,只要大致了解其意即可。顾名思义,分辨率就是画面上的色点可以区分辨认的程度,从“清晰”的角度讲,就是可分辨的程度高,一般是相机的分辨率是固定的,比如“72”到“300”不等;像素就是单位面积上记录的“色点”的多少,一般表示成如“4320x2880”等式字样,像4320x2880表达的图片总大小大约为12M。
相机的分辨率可以从PS等软件通过“图像大小”查看;图像大小可以在拍摄之前通过速控屏上的“图像大小”栏目下设置。
现在数码相机的像素大小不等,有的是2000万左右,有的能达到5060万号称“半亿”,在这个最大像素下,我们可以在拍摄前给予设定。
上面所说的图像大小等,都是指图片的普通记录格式JPG的数据,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同时或单独使用RAW格式记录数据。
第二、照片的清晰是由拍摄的精确对焦决定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的画面拍摄模糊了,拍摄全“虚”了,即便是整个图片的像素很高,也只是废纸一张。所以,拍摄时对于主体、对于表达主题部分的精准对焦十分重要,一定要把握好这个环节。
第三、照片的“清晰”也是由照片中的某些元素适当“模糊”或“虚化”衬托得来的。摄影与一切生活一样,得讲究辩证法,讲究对立统一。清晰与模糊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模糊就没有清晰,没有清晰也无所谓模糊。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在拍摄时,可以有意将主体之外的部分元素拍糊、拍虚,由此来对比和反忖出“清晰”与实在,这是摄影高手的惯用伎俩。
第四、万事不必讲究到“完美主义”。清晰没有绝对的标准,模糊也不等于没有价值,关键在于掌握好一个清晰与模糊的度,该清晰的清晰,可以模糊的模糊;拍摄的图片,只要不是特别的要求,也不是图片像素越大越好。像素“太”大了,至少有这么几个坏处:一是影响拍摄写入速度,二是增大了存储空间,三是增加了后期处理难度,四是降低了传输速度,等等。
总结一下,一般的拍摄,比如分辨率在72时,设置成图片大小为5—10M的大小足够;如果是人像(不是合影、人物活动之类)拍摄,以点对焦拍摄;曝光速度掌控在1/100秒左右或以上(更快一点);光圈控制在4.0—5.6左右;感光度400及以下。通过这些设置和拍摄,一般都能得到清晰、饱满的人像照片。
我是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拍客张光林》,感谢点赞和转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