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与多哪个危害大 通货膨胀利弊是什么?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395 阅读

月经量少与多哪个危害大

通货膨胀利弊是什么?

通货膨胀利弊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下通货膨胀,并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来说明一下,最后再总结出通货膨胀的利弊。
通货膨胀释义通货膨胀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即当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的实际需求量时,也即社会产品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持有的货币购买力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大量的货币追逐少量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引发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即为通货膨胀,通俗一点就是国家印钞票印多了,钱不值钱,货币贬值了。
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公式:MVPT
其中M是货币的总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物价水平也就是通货膨胀的量度,T是总交换量也就是该经济体内的总产出。
上述公式反映出在给定经济总产出的情况下,有2个推论:
1、增加货币供给以及加快货币流通,会导致物价指数上升,也就是通货膨胀。
2、当货币供给增速超过经济产出增速,在给定货币流通速度下,同样也会导致通货膨胀,下面,我们就看看中国的经济数据来验证,并得出相关的利与弊分析。
基于中国的实践基于MVPT公式,现有收集到的数据仅供验证上述推论2,所以我们假定V保持不变,然后以中国的经济数据来看看,根据但这里先定义几个指标:
1、货币供给量M的表征
M2增长率。即当年的M2存量减去去年的M2存量,是货币供给增速的表征,代表M,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
M2增量/GDP,代表每一元GDP需要多少增量的货币供给,可以视为V,但不准确,仅做参考。
2、总产出T的表征
GDP增长率,当年GDP与上年GDP的增长情况,剔除了通胀因素(按不变价格计算),代表增量的总产出T,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
之所以用增量M2,就在于现在货币供给量M2是存量数据,我们需要知道作为增量财富概念的GDP需要多少增量的M2来支持,二者之间的数据口径相对而言会更匹配一些。
3、通胀系数P的表征
(1)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的是居民实际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
(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的是生产者卖出产品价格整体的变化趋势。
(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的是生产要素成本如原材料、燃料、能源等的价格变化趋势。
(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反映的是建筑安装、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价格的变化情况,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是P的另一种代表
四个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表表示: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几个结论:
1、货币供给对物价指数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M2增速超过GDP增速,在货币流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由物价指数承担,但实际上却要滞后一段时间。如1999年的M2货币增速反映在2000年的价格指数,2000年各类价格指数对比1999年都有增长;2000年M2货币增速同比下降后,4大价格指数也2001年时下滑。类似的,2009年M2货币增速更是增长得夸张,但当年各大价格指数反而大幅下降,倒是2010年4大价格指数大幅上扬。
2、在产品供给充分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提升并没有带来通货膨胀。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有了巨大的外部产品和服务供给,尽管2001年M2货币增速较2000年大幅提升,但2002年物价指数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
3、产品供给基本与需求达成平衡后,货币供给提供则会继续导致通货膨胀。2002年M2货币增速进一步提升,反映在2003年的4大价格指数也开始上扬;2003年M2货币增速较往年又继续增长,2004年4大物价指数冲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高值,说明货币超发了。
4、原材料与能源这类价格指数对货币供给的变化更加敏感。我们可以明显看到,4大价格指数中,以生产要素成本为代表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对M2货币增速的变化更为敏感,波动更大,其次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然后才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5、货币供给增加带来的温和通货膨胀促进了GDP的增长,但也表现出一种滞后。2000年M2货币增速较去年下降,导致2001年的GDP增速也略有下降,2000年到2003M2货币增速一路上扬,GDP增速也一路上扬,但03年的M2货币增速已经超过了社会需求,导致04年的四大物价指数大幅上扬,影响到国计民生,同时也导致04年的GDP增速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M2货币对GDP增速的边际效用下降,因此04年M2货币增速猛然放缓,05年四大价格指数也随之下降,但05年的GDP增速并没有随之下挫,反而保持了继续上扬。
6、货币供给增速没有满足市场需求,后续提高增速仍能保持价格指数下行增长。04年M2货币增速大幅下挫,导致货币供给不足,05年价格指数大幅下降;05年M2货币增速试探着上扬以满足市场需求,但06年价格指数仍然下降,说明当年总产出供给很充分,但仍缺少足够的货币;06、07年维持了大致一致的M2增速,但货币供给已经开始充分,导致08年4大价格指数又开始上扬。
7、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外部需求疲软,企业产能过剩,价格指数大幅下挫。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外部需求疲软并延至2008年,导致2008年GDP大幅下挫,中国为了维持GDP的增长,在08年价格指数高企的情况下,仍然小幅增加了货币供给M2,但次年2009年四大指数大幅下挫,这说明外部需求不足,企业产能开始过剩,产品销售不出去,导致价格暴跌。
8、货币供给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09年的“4万亿”货币供给尽管将2010年的GDP增速拉了起来,但此后GDP增速增速持续下降,货币供给增速保持了稳定,CPI指数反而维持了稳定。
通货膨胀的利与弊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通货膨胀的利弊是:
1、利
(1)通货膨胀能促进GDP的增长。价格指数由货币供给增加带来,而货币供给能促进GDP增长,因此温和的通货膨胀能有推进经济增长,从而保证充分的就业。
(2)温和的通货膨胀与财富的增值相伴相随。GDP增长与工资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资产价格增长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弊
(1)通货膨胀会抑制GDP增长。当货币供给增速超过市场需求引发不必要的通货膨胀时,GDP增长反而会受到抑制。
(2)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购买力,导致财富缩水。过大的通货膨胀会导致固定性现金收入的价值大幅下降,购买力下挫。
一点思考4大价格指数的变动幅度并不一样,因此价格的变动存在着利润在供应商、生产者和销售渠道之间的再分配,而供应商一般在重工业企业多一些,生产者一般在轻工业多一些,销售渠道则在批发业和零售业,所以,我们是否可以看看在不不同价格幅度下,他们利润的增长情况,例如当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时,是否存在重工业利润增速轻工业利润增速零售与批发业利润增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找数据验证一下。

货币贬值与升值的带来的危害哪种比较大?各有什么危害与好处?

单纯说危害好处是没有意义,首先要对某些人或者对某些事来分析。
假如对出去旅游和留学的人来说,当然希望本国货币升值,这样的话就可以换更多外汇消费。
那反过来,手持外币的人,在中国货币升值的话,换取人民币就减少了。
在针对进口企业来说,货币升值,换的外币多了,在采购的时候就间接的降低了采购成本,
但是对出口企业来说,货币升值,间接的增加企业的出口价格,降低了竞争力。
反过来也是一样。
所以变质和升值要看具体时间,具体事物来区别,更加哪个更加需要慢慢调教,目前中国汇率,受国家宏观调控,在经济上,合理的贬值利于出口,能拉动中国经济,但是不合理的贬值会干扰人民币的国际化,降低人民币信誉。所以无论是贬值或者升值,要合理,稳定,适当。如果是可控,更具需求的贬值和升值,都是利大于弊。反之出现大幅度都有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