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犹豫一件事要不要做的时候 三思而后行和犹豫有什么区别?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804 阅读

当犹豫一件事要不要做的时候

三思而后行和犹豫有什么区别?

三思而后行和犹豫有什么区别?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冶長》
注釋
季文子:魯國大夫季孫行父。
再:再次,二。
斯:語辭。
譯文:
季文子每件事都考慮多次後才行動。孔子聽到了,說:「思考兩次也就夠了。」
此章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是魯國大夫季孫行父,文是他的謚號。季文子忠而有賢行,做事寡過,不必每事都三思。君子之行,謀其始,思其中,慮其終。然後允合事機,舉無遺算。故曾子有三省其身,南容三復白圭,孔子都稱其賢。
當時的人說季文子名過其實,所以孔子說此以矯正之。
從季文子的生平來看,季文子對禍福利害計較太深,過於謹慎,流弊就是多思則轉爲多私。朱子對此章大致也是這樣的觀點,他說:「君子務窮理而貴果斷,不徒多思之爲尚。」
這樣說的話,對於季文子爲人行事,以及他在魯國的特殊地位,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孔子說此話的深意了。
如果在論語原文語境下,對「三思而後行」也能體貼出批評的聲音。但「三思而後行」在現代的語境,一般指諸事考慮周詳,行動之前做好充分準備,即「謀定而後動」,具有褒獎的成分。而「猶豫」就不果斷,對人性格來說則是負面的評價。

“三思而后行”,你觉得指的是哪”三思”呢?为何?

三思而后行,“三思”的本意简单的理解就是多考虑考虑,避免冲动,避免盲目,达到做出的选择无悔无憾。
非要把一个简单的,极平淡的词教条的公式化解释,那只能生搬硬套地给你一个较贴切的结论:那就是参考过去,预测未来,权衡眼前 。
个人拙见 ,不代表多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