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怎样改变自己 特别自卑胆小懦弱,觉得自己没用,甚至想死,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心理?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2164 阅读

心理学怎样改变自己

特别自卑胆小懦弱,觉得自己没用,甚至想死,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心理?

特别自卑胆小懦弱,觉得自己没用,甚至想死,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心理?

从性格心理学来说,自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想象自己失败的体验多,成功的体验少,对自己没信心,对和他人的交往没有信心。
想摆脱这种觉得自己无用的思想状态,不妨先让自己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参加一次公益活动、由衷的对你心存感恩的人说声谢谢、做一件自己擅长的事情……每完成一次,给自己打个勾,并对自己说:我真的很棒。
慢慢的在一些看似“无用”的小事上,找到自己价值感和参与感,让内心的喜悦或者感动的情绪流动起来,你还会觉得自己无用吗,不会!想死这个事就更不值得一提了,身体受之于父母,你也就有一个使用权而已,多读书,少给自己一些先入为主的预设,你一定会遇见更好的你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如果能够发生变化,一定是在习惯、自动性模式中的某个环节中有变化的插入,然后在这个插入点注入了行动力,这两点缺一不可。
………………
每个人都在按照以往习惯性、自动的方式在运行,在某个情境下会过滤出自己看到的信息,并同时在意识(潜意识、前意识、表意识)、感受(情绪上、生理上)两者上一起进行处理,并获得结果,催生出相应的行为(言谈举止、感受、次级的认知考虑)——这是习惯性的、自动的!
这些习惯性、自动的一切,可以称作整体行为,整体行为是受以往种种影响决定的。
如果发生变化,根据以上人的行为的整个链路来看,必须有环节发生变化,才有可能最终外显的行为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的人发生变化,这儿没有主要因素,有的是可能那个因素。
大概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环境中获得的信息:同样受限于习惯性,所得到的信息是经过过滤的
2,意识处理:潜在的意识价值系统中哪些点敏感,就会处理外显什么意识被感知到
3,意识的影响:类似于超我的意识层面的再审视,但绝非止足于佛洛依德的超我概念
4,外显出来的整体行为:这是我们看到的结果,也是以这个来说人是怎么样的。
基于以上整体行为的模式,所以,人如果有所变化,就需要在以上四个步骤、步骤间做出改变意向的插入,并在第四步做出实际的行动表现,这样一个人才有可能出现“变化”。
具体来说:
1,环境中获得信息的改变
意味着你会从同样的环境中,吸取到更多不同以往的角度。
具体方法:拓展思维、增加更多看问题的角度、有意识降低大脑思维增加自己情感上的感知能力、从行动中感知更多内容
2,意识处理
这个涉及到影响到潜意识的能力,我认为其他三步的变化,可能会逐步影响到潜意识,待验证
3,意识处理
在上升意识层面时,通过自己更多的思维角度认知,增加原先固有看法的选择角度,有意识的进行原先角度的突破。
4,外显整体行为
你知道自己会这样做,这是惯性;但你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做,这叫意识选择。
当你可以主动选择不同时,改变就出现了。
——总结
总起来说,根本的在于你改变的意识是否强烈!
以前我说过,思维意识,有非常强烈的“狡辩”能力,可以否定你一定改变的企图,让自己维持在惯性的状态之中。
所以,自己需要能够在狡辩意识出现时,依然保持自己主动的选择。
涉及到的技术有两个:
1,觉察(自我觉知、有意识的意识):用于获取到四个步骤中的某个点,可以插入改变的契机
2,思维辩驳:是可以辩驳掉一切让你维持惯性思维的认知,必须让自己改变的思维胜利,如果最后还是惯性思维胜利,就依然不会发生改变——这也是执行力、改变、培养习惯的最大的障碍!
以上只是简述,执行中有很多具体的细节,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你希望自己十几、几十年的惯性可以一下子改变,那我建议你直接放弃。
你看到的别人可以做到的坚持,这就是Ta的惯性!你让Ta懒惰一下试试,一样难以改变,因为过不了心中的“狡辩”!
若想改变,内心一定有想改变的动力,以此动力作为起点,让自己一直寻找可以做出改变的方法。没有任何一种方式适合每一个人,但是一直寻找,直到寻找到让自己改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若自己对自己说:没有方法有效、我就是改变不了、怎么过不一样过啊、我挺满足的……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岂不都是一种最精彩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