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接回家后怎样喂养和护理 早产月子餐怎么做?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290 阅读

早产宝宝接回家后怎样喂养和护理

早产月子餐怎么做?

早产月子餐怎么做?

早产月子餐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营养。制作上精细,过程中减少营养流失,尽量把菜煮烂一些,主食主要以面条,水饺为主,增加一些滋补的汤类。添加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鱼,肉,蛋等。在坐月子期间产妇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休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以及提高睡眠质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汤水类为主。适当运动锻炼。

宝宝是早产儿,医生建议放在保温箱,可是他吃什么呢?

谢邀
如果你是母乳的话,可以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来及时让家属送去给护士,因为里面是无菌的,进去的护士都是要换无菌衣的,家属可以在门口叫一下护士,不要自己进去,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里面的护士会及时喂的!以前见过一对双胞胎刚生下来特别瘦小,脑袋只有手心那么大小,根本没有办法用奶嘴喝牛奶,护士就用一次性注射器去掉针头来给他们喂奶,有护士会定时给宝宝喂奶的,祝宝宝健康成长。

32周早产宝宝怎么护理?

32周早产宝宝怎么护理
32周早产宝宝平常应该注意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并且要采取一定措施预防感染,另外,家人或医护人员平常还要多抚触宝宝身体。
1.饮食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喂奶的速度不要太快,避免呛奶。宝宝不会吸吮时,要使用滴管把母乳或早产儿奶粉滴入宝宝口中;如宝宝不具备吞咽能力则要使用胃管喂养。
2.环境护理:体重低于2千克的早产儿应该放入暖箱,体重在2千克以上,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4~26℃之间,湿度处于70%~80%之间。屋内不要有各种噪音、避免强光照射。
3.避免感染:在喂奶时,喂养人一定要洗干净双手;大人在感冒期间不要接触孩子,不要轻吻孩子嘴唇等。
4.经常抚触孩子的身体:注意力度不能太大,经常抚触对早产儿恢复有益。
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都没有发育成熟,对外界适应能力差,而且容易生病,所以家长要耐心照顾,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杨磊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早产儿怎么办?

从妈妈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未满 37 周出生的宝宝就叫早产儿。早产儿的体重比正常新生儿的体重低,一般在 2.5kg 以下,并且早产儿独立呼吸的能力和保持体温的能力较弱。所以,早产宝宝在 0 至 1 岁之内必须加强营养、积极防病,细心耐心地护理。
如何护理早产儿
1. 重视保暖
早产宝宝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产热能力较差,在寒冷时容易发生低体温。
但由于早产儿的汗腺发育不良,包裹过多,又可因散热困难而致发热。
护理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在 24~28 ℃ ,相对湿度 55~65% 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宝宝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不要烫伤宝宝。早产宝宝的衣被要求软、暖、轻。
宝宝体温应保持在 36~37 ℃,每 4~6 小时测体温一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 1 ℃ 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2. 注意呼吸
早产宝宝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仰卧时,可以在早产宝宝的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因呼吸中枢未成熟,早产的宝宝的呼吸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如果宝宝的呼吸停止时间超过 20 秒以上,伴有紫绀(因缺氧,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心率< 100 次/分,就叫做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的危险信号,父母要特别地留心,如有这种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耽搁。
3. 喂奶要慢
早产儿哭声低弱,肺的扩张受限制而常有青紫,喂奶后更为明显,所以给早产宝宝喂奶一定要慢,一般喂一次奶需要 40 分钟左右。
并且早产宝宝的咳嗽反射弱,黏液在气管内不易咳出,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及吸入性肺炎。需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呛奶。
4. 防止感染
由于早产宝宝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
在护理时,除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宝宝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
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在给宝宝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
妈妈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5. 注意黄疸
早产宝宝的肝功能比足月宝宝更不成熟,所以早产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比较重,持续时间长,必要时要进行光照治疗,防止发生核黄疸。
6. 各种维生素的补充
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因此,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维生素E 、维生素K 、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
因为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7. 按时检查
在早产儿 1 岁以内,最好能每个月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去检查一次,两岁以后可以 2~3 个月去检查一次,以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