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低烧要怎么解决 宝宝持续低烧37.2度是怎么回事?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2707 阅读

孩子低烧要怎么解决

宝宝持续低烧37.2度是怎么回事?

宝宝持续低烧37.2度是怎么回事?

小儿低烧往往比高烧容易被家长忽视。但是长期低烧其实提示宝宝的健康存在安全隐患,应引起家长足够重视。超过三天以上的持续低烧不退也应带孩子到正规的儿科医院就诊。
一般孩子的体温高于38.5度才算高烧,低于38.5度为低烧。而孩子腋温持续高于37度时,家长都应密切观察。
一岁以内的婴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体温会比幼儿以及成人要高一些。而体温在38℃以下都可以再加观察,孩子并不一定是真的发烧。婴儿体温偏高的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8℃。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介于37-38度之间的体温波动,是很小的一个范围,但是又介于正常体温和低烧之间,属于临界体温范围。这时,家长更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体温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准确测量体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担心和漏诊。宝宝是否低烧,测量时主要应注意辨别以下几点:
1、基础体温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基础体温较高,稍微活动后体温即可达到37度附近;
2、测量部位影响正常体温标准——腋温、口腔温度和肛温的发烧标准不同: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3、测量时机非常重要——避免宝宝在剧烈运动、进餐、穿多盖多和喝汤水后测量体温,这时体温常常会高于正常范围;
4、测量设备也会影响测量值——一般来说,越方便的测量仪器,误差也越大。不太专业的家长不妨多测量几次宝宝体温,也可以在自己体温和孩子体温之间做横向比较,从而判断和校准温度计的准确性。
5、低烧一般不建议使用退烧药。
另外,从中医的角度看,有一种常见的小儿持续低烧属于积食,是孩子热量摄入过多导致消化不良而引起的体温升高,称为积食发热。所以,如果宝宝持续低烧,应先排除消化不良的可能性。

怎样缓解两岁孩子的发烧?

怎样缓解两岁孩子的发烧?

您好,小儿推拿论坛为您推荐小儿推拿治疗发烧的推拿方法:
发热是指小儿体温异常升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分为外感发热、食积发热、阴虚发热、惊恐发热4种。
首先要辩证分清孩子是哪种类型的发烧。
一、外感发热
1,主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喉痒,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指纹红或紫浮露。
2,治则:解表清热。
3,处方:发热轻的(37.5~38摄氏度),清肺平肝,天河水。发热较重的(38.5~40摄氏度),清肺平肝,六腑,提捏大椎。
4,方义:清肺平肝、天河水疏风清热,宣肺解表;六腑清热解毒除烦;大壅解表清热发汗。
5,加减法:无汗拿列缺;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纳呆加清胃;咳嗽加八卦;烦闷发惊加小天心。
二、食积发热
1,主证:高热,呕吐酸腐,口渴引饮,纳呆,腹胀,腹痛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2,治则:清热消食导滞。
3,处方:八卦,清脾胃,六腑,清大肠。
4,方义:八卦消宿食开饱胀;清脾胃消食积清胃热;六腑清实火退高热;清大肠导导滞通便。
三、阴虚发热
1,主证: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盗汗,食少消瘦,舌红少苔或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2,治则:滋阴清热。
3,处方:清补脾,二马,天河水,推涌泉。
4,方义:清补脾健脾和胃,增进饮食;二马滋补阴液,壮水制火;天河水清心除烦,以退虚热;推涌泉引热下行,以清虚火。
5,加减法:久热不退加分阴阳;大便稀溏加揉外劳宫。
四、惊恐发热
1,主证:因受跌扑惊恐后引起发热。伴有面色发青,枕后热,耳郭冷,惊悸哭闹不安,睡眠易惊醒,或睡中手足掣动。
2,治则:清热镇惊安神。
3,处方:推上三关,下取天河(向下推天河水,即离心性推之)。
4,方义:先推三关使惊热外散,然后向下推天河水,谓之下取天河以清心火、安神志、退惊热。
5,加减法:惊悸甚者加小天心’大便稀色绿者外加劳宫。
五、防护
1,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
2,合理喂养,不可恣意肥甘,以免伤食积滞。
3,发热时多饮水,给予清淡饮食。
4,高热不退者,一日可推拿2~3次,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勤测体温,以免贻误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