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运动神经元患者的五条忠告
宝宝马上一周岁了,有没有必要在外面报早教班?为什么?
宝宝马上一周岁了,有没有必要在外面报早教班?为什么?
这个应该参考你家里的情况,和你了解的育儿机构,选择对宝宝最有利的方式育儿。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一岁的孩子都需要什么:
1、安全感
毋庸置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安全感主要来源是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每天有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内心安定,因此而有探索外界的勇气。
2、无微不至的照顾
1岁的孩子还不能生活自理,饿了渴了,尿了拉了,无聊了孤单了,都只会通过哭和最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也有的孩子这个时候还完全不会说话。
所以照顾孩子的人必须很了解孩子,能理解孩子的需要,及时给予帮助。
这两点是一岁年龄段孩子的主要需求,其他需求都是建立在这两个被满足的基础上。
诚然,现在很多早教机构都规划得不错,会根据年龄段的孩子给到不同的照料和教育,所以如果在家人满足不了孩子这些需要的时候可以考虑找机构。
但如果家人可以照顾孩子,只是想通过早教机构能让孩子更聪明、更有能力,其实有点过早。
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打牢基础。知识永远有机会学,但是成长的陪伴只有一次。
对于一个人来说,父母的关爱是无可替代的,有条件的话,还是亲爹亲妈照顾吧~~
为何有人说现在技术型人才不如管理型人才?
现在许多人在鼓吹什么情商,说什么技术人员情商低才导致现状,这都是扯蛋,大多数鼓吹情商的实则都是在鼓励拍马屁和人情第一,大多数人情商差也差不到哪去,情商重要但对于制度化的公司远远没到某些人鼓吹的那么重要。
主要还是看岗位的可替代性,如果你离开你岗位对公司的影响大不大,离开后要花非常非常多钱或非常长时间才能找到接替者,甚至找不到接替者,那这样的技术人员就NB了,否则技术人员真的就是个屁。
显然大多数员工都不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技术人员,对于分工细化和资料管理完备的大公司技术真不是不可替代的,甚至许多管理岗位都不是不可替代的,但对于带团队的管理人员和掌握渠道的销售人员则更有不可替代性,这就是技术人员的悲哀所在。
另外,技术人员大多在码代码/画图/设计/构思…,哪里还有时间去专营和揣摩别人的心思,但那些管人的人和销售们整天专干的就是揣摩别人的事儿,你怎么可能在这些方面比过他们,这是悲哀二,当然可以阿Q一下自己总是让别人揣摩而不用揣摩别人多NB。
悲哀三是你手里的设计技术可以被时代淘汰,比如以前会电脑多NB而现在呢?但揣摩人心的技术永远不过时。
技术人员,悲哀呀!用网上的话说就是“设计是空”,如果不从整体社会制度设计上保证广太设计/研发人的收入和地位还真不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