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轨迹方程解题方法 运动学方程怎么变成轨迹方程?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957 阅读

高二数学轨迹方程解题方法

运动学方程怎么变成轨迹方程?

运动学方程怎么变成轨迹方程?

将运动方程变为轨迹方程的过程:
1、运动方程的表达式为rr(t),在二维坐标系上一般表示为:r(t)x(t)i y(t)j。
2、质点的轨道方程,表示的是质点运动的曲线方程,表达式为:yf(x)。
3、在运动方程的分量式中,消去时间t得f(x、y、z)0,此方程称为质点的轨迹方程。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1、轨迹方程是x和y的函数,运动方程是x与t的函数。
2、质点的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可以互相转换。
3、运动方程可以看做向量,轨迹方程可以看出是函数关系。

交轨法求轨迹方程例题?

Ⅰ.已知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 过原点O作OM⊥AB垂足为M 求点M轨迹方程。
解:(需对斜率是否存在进行分类讨论)
a.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1.此时M点坐标为(1,0)
b.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yk(x-1)①
则直线OM的方程可写成y-x/k②
两式相乘消去k 得y^2-x(x-1)
即点M的轨迹方程为(x-1/2)^2 y^21/4
将M(1,0)代入上式,知点M(1,0)在该轨迹上
∴综上所述,M的轨迹方程为(x-1/2)^2 y^21/4

轨迹方程怎么写?

通过定义域和值域来限制 x^2 y^21 (x0,y0)

高中数学轨迹方程的求法?

求轨迹方程的四种常用技法
1.直接法
根据已知条件及一些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的斜率公式等,直接列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从而求得轨迹方程。
2.定义法
通过图形的几何性质判断动点的轨迹是何种图形,再求其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运用定义法,求其轨迹,.--要熟练掌握常用轨迹的定义,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二二是熟练掌握平面几何的一些性质定理。
3.转移法
转移法求曲线方程时一.般有两个动点,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次动的。当题目中的条件同时具有以下特征时,一般可以用转移法求其轨迹方程:
①某个动点P在己知方程的曲线上移动
②另一个动点M随P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变化过程中P和M满足一定的规律。
4.参数法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通过“坐标互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在确定了轨迹方程之后,有时题目会就方程中的参数进行讨论参数取值的变化使方程表示不同的曲线参数取值的不同使其与其他曲线的位置关系不同参数取值的变化引起另外某些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变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