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就好像一面镜子
怎样理解“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这句话?
怎样理解“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这句话?
有一种养成叫“潜移默化”,有一种教育叫“言传身教”,有一种责任叫“打铁还需自身硬”。父母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约束好自身,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跟你一样,那你做自己就好,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比你强,那你一定要不断改善自己,就算是演,也要在孩子面前演出你最好的一面!
我理解: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是一生,很多人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没错,家长有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孩子的榜样吗?
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反映出了父母的“身教”,我相信家长们都听过一句话,那就是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只是真正理解的家长不知道有多少!真正去做的家长不知道又有多少!
家长们可以坐下来冷静思考一下,你最讨厌自己父母身上的哪个习惯、性格或做事的方式呢?你会发现,你讨厌的恰恰在你身上同样存在。你也会发现,你孩子身上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口音,言语方式,都会跟日夜照顾孩子的家长非常相似。你不曾记得父母专门教给你要如何形成这样性格、习惯吧!那你是怎么形成的呢?很简单,身教重于言传。
有的家长会认为这肯定是遗传,可是当孩子脱离不好的环境,孩子会随新的环境而改变。那些从很小被领养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跟养父母一起生活,同样具有养父母身上的性格习惯。遗传只属于影响中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你的身教更具天赋,但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果你想要孩子变成什么样,那请你先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吧!
镜子里的自己和现实差别大吗?
有点大的,差别差不多在百分30左右吧,有时候你自己照镜子感觉很帅,但手机拍照一看,就很不上相,大多数人都有过这个体会吧。
镜子里的自己真的比现实中好看吗?
谢谢邀请。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照镜子的时候,觉得自己长相姣好,各个角度都很完美,结果一照相发现,自己突然变丑了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对此,有人甚至提出真人永远比镜子中的形象,丑30%的言论,难道我们的大脑真的自带“美颜滤镜”吗?
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
主流观念认为,心理学冻脸效应可以用于解释不上镜现象。冻脸效应最早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Robert Post)和他的团队提出,该理论认为,静态脸的吸引力永远比动态脸更低。
我们平时在照镜子的时候,不会静止不动,而是会不断调整姿势和角度,神情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可能会挑眉、微笑,而这些微动作、微表情会让我们看上去更加动人。相比之下,照片则是静止的,我们很难通过静态画面感受一个人的全部魅力。
并且,不上镜的人虽然不一定有镜子里看到的那么美,但是,也绝对没有相片中的那么丑,在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的真实长相是介于镜子与照片之间的。
知名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曾曾提出一个神奇的公式:人类在沟通中,展示的全部信息7%语言信息 38%声音信息 55%肢体语言信息。
我们暂且不论这个公式的准确性,网络上,该公式颇受争议。至少,这个公式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想要吸引别人,最好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仅仅是通过照片很难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气质和魅力。
“光环效应”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认为,光环效应(Halo Effect)的确存在,并具有一定合理性。
“光环效应”指的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晕轮效应,即每个人在照镜子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美化”。
镜像中的自己和相机中的自己是有白平衡差别的,不同光线状态下的人脸状态是很不同的,很多人在拍照时并没有很好的光线条件,所以,照片看起来不尽如人意。
但是,我们在照镜子时,狡猾的大脑却会自动帮我们补光,喜欢自己的人在光环效应下也会不自觉地觉得自己各个角度看都好看。所以大脑通常会选择去认同“更好看”的自己,而不是“更真实”的自己。
“左脸效应”
科学作家山姆·基恩(Sam Kean)首次提出了“左脸效应”,他认为,左脸由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控制,所以左脸比右脸更加具有表达性。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回忆一下,平时拍照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下意识地把脸右转,露出左脸。
所以,我们在照镜子时也是看左脸更多,这样子我们就自动忽略了大部分都会有的五官不对称的毛病了,侧脸的角度也会让我们的鼻子看起来更高。所以说,这样的习惯也会让我们觉得镜子中的自己更好看。
综上所述,照镜子不完全真实,拍照也不完全真实,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真实的颜值,应该站在和离镜子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并且在正常的自然光下,这样的状态下呈现的状态才是最接近我们真实颜值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