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去心脏的人该怎么办 为什么一个人的心脏病会查来查去都找不到病因?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455 阅读

一个失去心脏的人该怎么办

为什么一个人的心脏病会查来查去都找不到病因?

为什么一个人的心脏病会查来查去都找不到病因?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虽然科研水平越来越发达,但是多数研究仍处在基础实验阶段,也有少数慢慢步入临床试验期,因此依赖高科技的检测技术提高对心脏病的诊断或者预防仍不现实。
其次,心脏疾病有很多分类,可以简单根据解剖学的位置来理解相关的疾病,比如从外观看,心脏的大血管、心脏的肌肉、心脏外面的膜、心脏内面的膜、还有心脏里面的心瓣膜等等。
我们平时比较熟知的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这些多数都存在冠状动脉(属于心脏血管)的异常,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是还有很多心脏病因为发病率低,因为概率原因,可能不被大众熟知,比如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心瓣膜病等等。
就心肌病来说,它的确诊需要依赖病理解剖,通过病理的诊断来辅助最终诊断的确定,而患者家属是否同意进行尸检来查找病因,这又是一回事,因此很多情况下不是找不到病因,不能不考虑当人已离世后的相关伦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教材上多数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外,真正源于我国的数据不多的原因。(下图左侧为正常心肌,右侧为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心肌,可以看到室间隔处心肌层厚,左心室的流出道变窄)
但是,临床上存在一些神经症,就是通过现有的检查手段,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证据,但是患者又存在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症状,比如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等,它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精神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炎症反应、诱发凝血功能异常等途径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但是在诊断神经症之前,是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比如需要胸片、心脏彩超、24h动态心电图、甚至需要冠脉造影等等。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年纪较大的、或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在手术之前,完善心脏相关的检查是有原因的,因为手术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医生可以保证自身的专业技术不受干扰,但是无法控制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那么如何保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把握最大,在患者没有临床表现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辅助检查,心脏听诊可以听出心音的异常,但是最终的导向还是需要依赖心电图、心彩超这些。
个人观点,欢迎不同的声音。

失去另一半的老年人,如何才能坚强地生活?

失去另一半的老年人世上不少见,怎么过度下半生?放下悲伤,面对现实。(1)如有儿女的可否考虑在一起生活?(2)能否在可能的情况下找到能相伴到老的另一半?即再婚。(3)过独身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和其它性趣相投的人共同度日,有乐子就找乐子玩(正能量的)……(4)彻底忘掉过去,不要静下来又回味过去的日子,要慢慢淡化……久而久之心态就有一个新的转化。(个人看法,勿喷)